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书香友兰】康超老师:立言立人——《走向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读书心得

【书香友兰】康超老师:立言立人——《走向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读书心得

2022年03月17日 22:13:51 访问量:1610

 YINYAN

引言



为了提升校园文化内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引导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推动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我校在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专业阅读,专业成长”主题读书活动。活动期间,老师们通过阅读佐藤学、杜威、苏霍姆林斯基、余文森等中外教育家、课改专家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著作,不断反思课堂和自身专业成长。为此,我们开设【书香友兰】专栏,将老师们的学习心得分享到平台, 希望得到同仁们的指正,更希望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升!


韩愈《答李翊书》中有言:“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改革大势之下,语文作为中华民族教育史中的传统学科,在个人基础能力以及价值观念等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语文无疑是需要教育者给予足够关注的学科。而在所有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阅读行为与态度,不仅涉及学生从各类文本中建构意义的能力,而且也是支撑一个人终身阅读的基础。可以说,阅读贯穿了人的一生,决定着一个人发展的高度。


其实追根溯源,语文教学的核心就是阅读,无论是日常教学,抑或是考试作答,都是基于阅读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思考。而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教师来说,如何组织阅读教学,如何避免走入阅读教学的误区,究竟如何才能完成真正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我的问题。而通过阅读梁增红老师《走向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一书,我对于阅读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语文教学中涉及到的文体有散文、小说、诗歌、文言文等,而不论是何种文体,师生通过教学活动要达到的目标都是对文本进行充分的阅读理解。对于阅读教学的基石——文本,梁增红老师提出,首先要将“作品”转化为“课文”。语文教材中选取的作品,往往都是经久不衰,具有明显教育价值的一些经典文章,所以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作品原生价值的阐释,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掘隐含的教学价值。如在进行《蒹葭》的教学时,其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起初人们只是把“伊人”认定为恋人,诗歌表达了主人公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求之不得的惆怅。而在后来的解读中,这首诗的主题早已不再局限于“爱情”,而是在语文教材中生发出了更有价值意义的东西——“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种类似“理想”的,可望而不可即,饱受阻隔难以达到的情感,更能引起人的共鸣,而通过这种多元解读,除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之外,对于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有很好的帮助。类似的还有戴望舒的《雨巷》,李商隐的《无题》等作品,当它们被选入了语文教材,那么教师就应该以语言文字为支点,灵活生发,让文本常读常新。而在具体的阅读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很正常,语文教师应该做好引导者的工作,努力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的氛围,通过恰当的方式,发掘文本的教学价值。


除此之外,梁增红老师在书中也提到了文学作品教学的核心——审美。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王国维认为,德育、智育和美育三部分共同组成了教育。可以看出,美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进行优秀作品的阅读教学时,应采取合适的方法将审美教育渗透进课堂教学,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学作品,每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美,宋词的要眇宜修,唐诗的端庄典雅,小说的波澜起伏……学生如果能够通过阅读教学获得审美感受,激发阅读兴趣,那么“冰山”之下的无穷魅力,终会指引着他们去一探究竟。


而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审美教育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之下,加上贫瘠的阅读量,学生很难对相隔千年百年的作者产生共情,所以体会到文学作品之美就显得十分困难,即使教师讲解的意兴遄飞,学生却很难有所触动,这也是我们的阅读教学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阅读梁增红老师的著作之后,对于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之美,我有了一些新的理解和感悟。


梁增红老师认为,审美具体到教学中,可以从三方面入手:①永葆审美之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之所以不能感受到作品之美,主要原因就是对这些文学作品没有兴趣,不能深入挖掘感受。所以我们平时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思考,用什么方法能够让学生与文学相亲相爱,并以此助推学生的精神成长。②唤起审美之情感。文学作品之美,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其表达出来的情感之美,这种情感一旦与人真实的内在情感产生共鸣,就会使整个心灵都得到很大的触动,如苏轼作品中的超脱旷达,鲁迅作品中对于人民麻木冷漠的批判反思……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沉下心来,认真阅读,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③学习审美之语用。文学作品的另一种美,是语言文字运用之美,这种美我们一般把它称为“文采”。作品之所以美,首先就美在其选用的语言文字,修辞手法等。像语文教材中的宋词,如果学生沉心涵咏,诵读品味,“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蓑烟雨任平生”、“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这些词句的美,往往在吟咏之间便得其味。而对于不同作者的不同文体作品,我们则应该依据作者写作风格,叙事描写方法等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审美感受。


梁增红老师的著作《走向语文素养的阅读教学》旁征博引,文采斐然,他结合自身多年的教育经历,从阅读教学解读、阅读教学场景、阅读教学思辨三个方面,分享了自己在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育理念、实施策略和理性思考。这本书对于我这种初入杏坛的人来说,就是一座用之不尽的宝藏,常读常新。学生的精神成长是教育的旨归,我们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带领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逐渐形成和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立言立人”。




文字:康超

编辑:李慧彪


编辑:田家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省兴县友兰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晋ICP备18011806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