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裴章生校长:中国教育的思考

裴章生校长:中国教育的思考

2018年12月10日 22:58:28 访问量:7406

中国教育的思考

今天,我想谈一下中国的教育。谈教育首先应从民族文化谈起,要谈民族文化,就得从地理环境、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谈起。

总体而言,一个极有回旋余地的半封闭的温带大陆,以农业为主干成份的经济结构,以及社会组织上的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要表现。

()地理环境

中华民族生长在东亚大陆上,它的东面是茫茫沧海,西北面多为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西南面是险峻的青藏高原。

中国文化是在一种半封闭状态下产生的,它的延续性和一贯性表现得十分强烈,一方面中国不容易出现别国文化的传入而造成自身文化的断层,另一方面文化的内陆性使得整个民族在坚持、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上比航海民族坚决得多。

中国历史文化的栖生地是一个半封闭性大陆,这又是一块极为辽阔的大陆,其面积与欧洲大陆相差无几,因而中国文化的发展在这大陆内部有着极其宽绰的回旋余地。有过多种文化存在,如中原文化、楚文化、越文化及许多少数民族文化。

中国文化一方面独成一系,与外界的文化交融现象不大严重,另一方面却又是综合多种文化的产物。其主干部分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这种由多元文化发展来的大一统文化有博大精深的特征,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同化能力。

我们在谈论大陆地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时,也了解一下海洋对欧洲文化的影响。古希腊罗马的人民生活在半岛或群岛上,海运便利,商业发达较早,人们在观念上较为开放,爱琴海处于地中海,海水平静,对航海事业的发展有利,航海的发展使海洋民族的生活新奇、刺激。他们的眼界相对开阔,较易接受不同地域的文化,姿态开放,不至于固守自己的已有文化。

海上生活富有风险,因此,海洋民族在心理上依赖较小,冒险精神强。强调人与自然的冲突,突出人对自然的征服。

在海上自主精神比团结精神重要,人的个性,人的主体得到发展,激发了人们对自由独立的追求。

()经济结构

中国古代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农业文明。

世界上的文明都是在大河两岸的平原上发展起来的,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都是如此。

中国的黄河流域,主要是山西南部,河南,陕西渭河流域,多为平坦地区,水系发达,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农业,中国的文明就诞生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

农业经济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自然的依赖性。一靠人的勤劳,二靠天的恩赐。由此也培养了我们中国人的勤奋、经验、乐天知命。我们的祖先不可能在一块土地上有惊人的收获,他们在封闭的圈子里,因循守旧,安于现状。

我们中国的农业经济是小农经济,每个家庭固守在某一区域,不能迁徙,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他们没有对贸易的需求,更没有对政治自由的渴求,他们眼界狭窄,缺少批判精神。

农业经济使中国人注重经验,关注现实,安土重迁,注重与周围人的关系。他们从来没有奢求过超越于经验的东西,他们不会去玄想经验以外的事,所谓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中国人不会跪在上帝的面前,却一定会跪在祖宗的坟前。

当人们一生厮守在固定的土地上,向往着平安,过着平静的生活,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要求自然就是相安无事。人际关系是中国文化中很重要的概念,人生的失败多是人际关系的失败。一部论语》,可以看成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典。

(三)宗法制度

一般而言,社会人群的结合有血缘、地缘、业缘三种方式。血缘的结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自然最原始的结合方式。

中国社会在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中,氏族的解体是极不彻底的,氏族首领直接转化为奴隶主贵族,所谓”禹传子,家天下。”社会制度逐步从家族奴隶制转化为宗族奴隶制,建立起家邦式的国家,家国同构。这一点非常重要,社会组织主要建立在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基础之上,五伦之中,血缘关系居三,君臣拟父子,朋友拟兄弟,都是血缘关系。

不了解血缘宗法制度,就不了解中国文化。

宗法制度正式 确立于周代。西周宗法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王国维先生《殷周制度论》中“立子立嫡 ,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制度”。汉民族能够稳定发展,嫡长子继承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大宗统率小宗,宗主对族众有裁判权,财产支配权,甚至生杀予夺大权。周天子是周王国至高无上的国君,又是姬姓的大宗主,分封制的等级秩序和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相吻合,君权体系和族权体系合二为一,家国一体。

从周代开始了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父权家长制。奴隶制宗族制渐渐演变为封建家族制。按郭沫若先生的判断,从鲁国初税亩开始,中国就进入封建社会。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家族制度一直存在,是封建统治的基础。顾炎武到了山西晋南的裴村,写了一篇《裴村记》,表达了家族对社会的作用:“自治道愈下,而国无强宗。无强宗,是以无立国,无立国,是以内溃外衅,而卒至于亡。……夫不能复封建之治,而欲藉士大夫之势以 立其国者 ,其在重氏族哉!其在重氏族哉!”

现在,我们仍能感受到这种宗法历史的遗迹,如村名有魏家滩,李家湾,郭家峁,蔡家崖,姚家会,甄家庄,高家村等等。

直到现在,我们的远近亲疏仍然以宗法而论,我们的人际圈子仍然以血缘关系为主。我们的称谓很复杂,“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辈之中,父母之外,叔叔,伯伯,舅舅,姑父,姨父,姑姑,姨姨,婶子,大娘,妗子。这些亲属中,以父系为重心分别亲疏。姑姑近于姨姨,伯叔亲于舅父。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宗法特点。而西方文化中很多观念来源于宗教。在英语中,同辈人称谓用一个单词,大家远近均等,因为都是上帝的儿子。宗法与宗教,是中西文化各自的母体。

(四)中国古代的教育

了解了我们生存的地理环境,经济和社会结构,我们再谈我们的教育。

中国文化可以说始于周公和孔子。周公的贡献在制度,孔子的贡献是教育。我们先看孔子语录:

“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一句话很重要,它告诉我们,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道”,只要道闻,就可以看成是生命的圆满,别无他求。生命的长短,富贵与贫穷,得志与否,并不是衡量生命意义的标准。

再看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同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命可以停止,只要为了“义”。

我们把道和义合到一块,形成一个词语,“道义”。孔孟认为,为了道义,可以结束生命,道义比生命更宝贵。我们暂时没必要探讨道义二字的内涵,我们只要知道,我们的祖先认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于是,史记》中有了伯夷叔齐,弟兄俩不食周粟,采薇而死。李唐曾画过《采薇图》,算是最好的记念。于是楚文化也孕育了屈原 ,照例引用一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早年我《芥子园画谱》,记得,屈子像边写着“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万古悲风,是后人的怀念,“深思高举洁白清忠”,便是我们这个民族的价值追求。

再引出一个人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教育对他起了多么大的作用,因读书而明道义,因为有追求,因为有道义感,所以,选择了“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面对高官厚禄,选择了牺牲生命,他追求到了“道义”。

王国维先生,只身赴昆明湖一跃,溅起的浪花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的绝唱!看陈寅恪的感慨:“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痛苦,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 ”

古人牺牲生命而为之奋斗的道义,是如何深入人心、人脑,从而变为信仰?换句话,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才让有人宁可死,也要维护心中的信仰,开出如此绚烂悲壮的生命之花?

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农业社会,父子相承,注重经验积累,渐成祖先崇拜,孝悌是基于血缘关系的人的亲情关系,这是人类最自然的、天然的结合关系。从孝悌开始,扩散到君臣朋友,中国的所有价值追求,都以血缘关系的孝悌为基础。有孝悌,就有父子兄弟的区别,就有了社会的尊卑,就有“礼”的诞生。礼是用来规范人的日常行为的。“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 ,故父子聚。”礼可以区别尊卑贵贱,但也不能只有规矩,没有感情的交流。“礼之用 ,和为贵”。所以就用“乐”来达到和,于是又发展出“乐”文化,中国文化的实质可以看成是孝悌基础上的“礼乐”文化。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 富润屋,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古人把道德修身放在第一位,认为个人发扬光大了光明的德性,则家族好,家族好,则国家好!

白鹿洞书院的学规,五教之目: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从夫妇长幼而来。基础是天然的夫妇关系和父子关系。这一点很重要,只有认识这一中华文化建立的基础,才能理解中国封建文化何以流传两千年之久。直到现在,我们一直倡导孝敬父母,也提倡家庭和睦,说明古代文化虽从五四就开始打,到破四旧 ,到如今也没有完全倒下去。

修身的具体内容,朱熹说得最明白:“饮食,天理,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三妻四妾,人欲也。”

“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王阳明:“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事。”

再看蒙学读本,三字经开头,人之初,性本善。讲的是性善论,是一个哲学问题。千家诗第一首,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是生命的纯真和自然景观的物我交融。这里可以体会到生命的本真状态。这种教育充满了审美情趣,滤掉了物质功利。 是对生命本身的观照,也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这些事实总括起来,就是古代的教育价值追求,不是让你做某种人,而是先让你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而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是悬空的,而是基于血缘关系的孝悌关系上发展出来的。中国人的教育,确切地说是中国古代人的教育核心,是建立在基于亲情关系而发展出来的“忠孝礼乐”文化之上,在这一文化背景上的立德教育与生命教育。

不可思议的是,中国从汉代始,两千年之久,能始终如一坚守这一文化,朝代可以更迭,但入学下拜的就是孔子。并且能用制度去保证。历代都倡导孝和忠,有些干脆举孝廉,让孝子做官,大多实行丁忧制度,不孝不忠当然治罪。如果有人学了技艺,是低人一等,如乐户,后代干脆没有科考的资格。从社会层面严格规范人的言行举止。一面提倡,一面制度保证。从独尊儒术到打倒孔家店,一以贯之的核心两千年未变,这些是中国封建社会及其文化延续很长时间的原因。我们应该深思。

征之以文学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玉之在山,以见珍而终破,兰之生谷,虽无人而独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飘落北风中。 拣尽寒枝不肯栖 ,寂寞沙洲冷。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所有这些,都是做人的比兴说法和要求。

多说梅花几句,因为梅花曾在民国时期选为国花。梅花只有在宋代才会发现,赋予高洁的品格,这有诗词为证,有兴趣的可以查一下。这与周敦颐,二程,朱熹是分不开的。宋亡,士大夫殉国的人数在历朝为最多,也最悲壮激烈,看一下陆秀夫就知道了。这也是宋代特别的地方。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教育,应首推有宋一代。

()中国近现代教育

鸦片战争,开启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魏源《海国图志》最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兴起,与之相契合的思想原则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战败,催生国人戊戌变法,开始思考制度问题。至抗战开始,救亡图存成为民族的主要矛盾,发端于五四的科学与民主的启蒙,只能渐隐于深处。历史的脚步如此匆忙,不容我们以过去的思路继续我们千年未变的教育。在民族存亡的面前,我们不得不把我们两千年的历史航船,做一个方向上的巨大转变,由修身为主转向学习技术为要。这一转变,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后,钟事增华,变本加厉,以致我们的教育由培养道德修养好的君子,转变为培养某种有技术的劳动者。

其实,大家追求一技之长,有个生存的本领,原本无可厚非,何况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需要成千上万的有技术的劳动者。可惜我们在朝目标奋力狂奔时 ,不觉得却跑在异化的道路上。满街都是工程师、学者、专家等等,身怀专业技术,但我们最终发现,以实用主义培养出来的人,普遍缺乏了做为人所必须具备的慈悲、善良、忠诚、信仰、家国情怀、个人修养等等价值追求。我们几十年出不了大师级的人,钱学森在问,大家也在问。回顾近百年来,我们逐渐只研究教育的毫末技巧,而忽略了教育育人本质中的价值理性引领。待我们喊出立德树人的时候,时光已到了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

我们现在回顾一下蔡元培育人的路线图,也就是德育计划。他教育学生的方法,仍然是从昆弟开始,再家庭,慢慢引向社会,做个好公民。

台湾2002年版中学社会领域教材架构,第一章第一节3 个主题,1、家庭的意义。 2 、家庭的功能。3、家庭冲突。第二节3 个主题,1、亲属关系。2 、亲权。3、老人赡养。也是从家庭亲人孝道开始德育教育。

陶行知先生,他有对教育的信仰,他说:“我们深信,全国教师对儿童教育都有‘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决心,必能为我们的民族创造一个新生命。”在乡村教育改变中国信仰的引领下,他成为一代宗师!

总之,我们认为,基于亲情关系,以人为中心,延伸出的带有信仰的价值理性一以贯之,使得教育文化延续千年未变。这是古代教育对我们的启示。

() 当代的教育

清季人心思变,至民国时期各种主义思潮层出不穷,人们观得眼花缭乱,行为举止各以为是,主线有三民主义,共产主义。五十年代后,各时期虽有不同的观点与技法,但思想定于一尊。我们现在研究教育,要考虑如下因素:

1、农业文明的彻底衰落。2、中国古代文化的断裂。3、不断创新的多元文化。4、快速的城市化。5、少子女时代。 6 、网络智能时代。

当我们这一代人庆幸从土地上走出来的时候,回头一看,乡村已成废墟,乡愁已无载体,炊烟不再袅袅,柴门已无犬吠。我们再没有拜孔子的仪式,“天地君亲师”仅仅存在于泛黄的古籍之中,“孝子”已经解读为顺从儿子,邻里宗族的脉脉温情已成为遥远的记忆。我们的宗族社会结构已解体,城市化等待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礼”也失去了明尊卑贵贱的社会基础。网络智能时代,会让教师传授知识的作用日益下降,教师的作用必将重新定义!

如果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我们大规模从上而下的课改,己进行了8次。相信以后还要改。在几十年里,课本不断翻新,内容不断更改,教育理论不断引进,课堂模式不断变换。有人媚外,有人复古。一片热闹景象。

反思一下,热闹本身恰是证明我们失去了一以贯之的精神信仰,失去价值理性的坚守。我们没有“道”的深入人心,于是只能有“技”的不停变革。我们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研究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研究如何报考热门专业,研究如何获取好的工作。单单缺少研究人本身的精神发展。我们缺少了中国人共同认可的信仰的追寻,失去了读书的目标引领,我们为追求知识多而读书,为追求分数高而读书,为追求竞争过他人而读书。我们没有为自己的精神信仰而读书,我们没有为心中的“道”而读书,我们不知道为人的高尚纯粹而读书,我们不知道为自己的生命本身而读书!让我再引用几句话: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千年之后,读这些话语,感觉他们是有尊严、有责任、有使命,也是有审美情趣的人!他们所受的教育,他们所处的时代文化,我总觉得应该认真研究一下!

现在试图总括一下我对 教育的理解:

1、教育的原点必须建立在普遍而自然的人性基础之上;

2、教育的宗旨必须让人攀登光辉而神圣的信仰高地;

3、教育的一致性要求全社会必须建立统一而稳定的价值体系。

() 新时代教育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全面铺开,虽见仁见智,但我们毕竟回归到了“人”的教育,只要按照习主席指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以人民为中心,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重要使命,则教育一定会走向成功与辉煌!

 


编辑:康亚辉
上一篇:郭健副校长:求知悟道 一路收获
下一篇:没有了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省兴县友兰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晋ICP备18011806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