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教师研修】冯文良老师:吃透资料在转化教学中的作用

【教师研修】冯文良老师:吃透资料在转化教学中的作用

2022年03月27日 21:57:28 访问量:1696

教学工作中常常说做好边缘生转化工作,还说要转化后进生。这里的“转化”恐怕有多重含义,主要指提高学习成绩,也指转变思想态度,因为我们认为学生的思想态度端正了,学习成绩也会随之提高。有些学校对转化工作抓得很细致,订了许多落实措施,诸如定期谈话、个别辅导等。但是在转化成效方面,有时候很难说收到多大效果。有的老师开玩笑说不安排转化时学生还有进步,一安排转化反而退步了。这说明转化工作经常找不准发力点,教师所给予的不是学生所需要的,偶尔有碰对的时候,多数情况是盲人瞎马。因为这样的转化工作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工作起来难免懈怠,使得工作流于形式,有谈话记录,有批改痕迹,但是实际付出多少,只有天知道。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否定教师工作,事实上有不少教师兢兢业业,经常与学生谈心,相信亲其师信其道,靠爱的力量也足以感化学生勤奋学习,加倍努力,然后成绩蹭蹭蹭往上窜。也有老师在试卷分析上很下辛苦,清楚的知道学生存在哪些知识缺陷,在个别辅导上不遗余力。这些努力都有成效,就像人们常说的“付出总有回报”。但是我们要看到,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仅有爱是不够的;同样,教学也是一个讲究科学方法的过程,仅有辛苦是不够的。许多学生沦为学困生,不是因为思想态度不端正,也不是因为学习不努力,那么教育他端正思想、努力学习就收效甚微。有些学生这些科目学得好,那些科目学不好,存在明显的偏科现象,但是偏科是结果,不是原因,教育他不要偏科还是难以奏效。



这就需要把转化作为一个课题研究一番。首先要研究这些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再研究教师开展转化工作的方法。这里排除掉思想态度的问题,只研究那些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


观察这些学生,听课不可谓不认真,但是课堂上听懂了,完成作业时候却力不从心;相关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题目换一种问法就无所适从。有些数学成绩出类拔萃,英语成绩却是一滩烂泥;有些英语成绩接近满分,数学却超不过50分;有些怎么也学不会物理,有些怎么也学不会化学……这些学生智力上没有问题,否则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什么,也不会有那么一科两科成绩优秀。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或许在于:学生的转化机制出了问题,不能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转化为原有知识;孤零零的掌握知识点,不能将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这实际上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问题,而我们在思想态度上发力,自然方榫圆枘,费力甚大而收效甚微。



所谓问题情境中的信息,就是一道道题目中的信息。考试不是直接考察诸如“散文中重要物象有什么作用”“二元一次方程的标准方程式是什么”这样的知识,而是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变成“牛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一百个和尚吃一百个馒头,大和尚一个人吃三个,小和尚三个人吃一个,问大和尚多少?小和尚多少”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解答问题的时候,就要把问题情境中的信息转化为原有知识,比如把“牛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转化为“散文中的重要物象有什么作用”,把和尚与馒头的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再比如问“这篇小说的结尾删掉好还是保留好?”,就可以转化为“小说中结尾的类型”“小说中结尾的作用”这样的原有知识。


不管是各科学习优异的学生,还是部分科目优秀的学生,分析他们的学习机制,根源就在于善于转化,虽然很多学生对自己取得好成绩能够找到许多原因,比如认真听课,课前预习,勤奋,专注等,但是这些因素都不是学习优秀的根本原因,因为许多学生也能够认真听课,课前预习,也勤奋,专注,但是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最有代表性的是偏科学生,认真学习、课前预习、勤奋、专注已经是他们的习惯,但是这些因素对一些科目奏效,对另一些科目不奏效,这说明问题的根源不在这里。


问题的根源就在于转化,即把问题情境中的信息转化为原有知识。那为什么有些学生这些科目转化得好,另一些科目转化得不好呢?这在于原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原有知识能构建起系统、框架,能够拈出大概念来统帅小概念,能够在概念之间建立广泛的联系,那么实现问题情境中的信息向原有知识的转化就比较自如。如果对原有知识的掌握比较死板、单一,对章节、单元知识没有形成框架,只是零散的记忆了若干知识点,没有打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那么转化工作就很难进行下去。许多学生一天到晚在背,但是只是死记硬背,遇到略有变化的题目就不能顺畅的打开通道。



因此教学中应该重视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同时教学零散的知识点的时候要丰富表征,使学生既清楚常式又清楚变式,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学来的知识才学得活,用得上,能够转化为悦目的分数。


循此思想,教师要上好开学第一课,上好章节、单元第一课,还要上好学年、学期的最后一课,上好章节、单元的最后一课。最后一课只是方便说法,实际操作可能不止一节课。在这些课上的任务就是建立框架,梳理知识点,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就像超市的货物一样摆放有序,随时可以提取。同样的道理,在每节课的起始阶段与结束阶段,教师也要花点时间用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上,能够使学生顺利的把新知纳入旧知系统。


加强学生的系统思维、框架思维,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思维系统、思维框架。作为高中教师,理想状态是无论教几年级,教师要对三年的教材有一个整体认知,清楚自己面对的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是一个什么位置,所教课程的知识点与前后知识点有什么联系。另外考虑到高考试题实际上超过了教材难度,每所学校、每个年级都配有教辅资料,有的科目还不止一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有必要吃透一本资料。现在的资料越来越成熟,其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知识梳理,无论在全书开头还是章节、单元的开头,或者是较小的知识类型的开头,都有知识梳理图表,有的是表格形式,有的是导图形式。教师如果能吃透这些知识体系,能够随手勾勒出相关知识框架,从一个原点出发不止息的画出一系列思维导图,那么在组织学生复习或者在给他们讲解时,绝对是一种高屋建瓴的思维意识,对学生问题的诊断也是一种切中肯綮的诊断。考虑到学校订阅资料经常变化,很少几年一贯的使用一家资料,教师吃透一本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一本资料装在肚子里,这就是自己的知识结构、知识框架,以后不论学校采用哪一套资料,也不论这套资料采用什么编排结构,教师都能比较容易的同化它,在教学中得心应手的使用它。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深谙此道,他将初中语文知识归纳为一百几十个知识点,指导学生画知识树,依据概念大小分别标示在树根、树干、树枝、树叶位置上,学生经常不断的画这棵知识树,结果就是拥有系统思维、框架思维,能够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学得活,用得上。魏书生一年时间有半年外出讲学、开会,但是他从来不请其他老师临时代课,从来不怕耽误学生学习,为什么呢?因为他指导学生建立了知识框架,学生知道拿到一篇新课文后怎么自习,掌握哪些知识点。而学生何以能比较容易的建立知识框架呢?因为魏书生本人对这部分内容就已经系统化条理化框架化了。



教师吃透一本资料,是把资料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转化过程中自己得来的经验,又可迁移到指导学生转化的学习上。这就像会游泳的教练才能恰切的指导学员游泳,如果教练不会游泳,只会依照游泳理论干巴巴的命令学员,那么游泳成绩可想而知。教师为了吃透资料,要对资料知识进行重新编排,变成自己熟悉的结构,自己熟悉的语言。在转化过程中遇到不顺畅的时候,教师会重新梳理思路,重新组织攻关。所有这些经验教训,学生在转化过程中也会遇到,教师因为自己有深刻体验,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就有能力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许多优秀教师,本质上并不辛苦。想一想这种情况,一线教师辛辛苦苦教学,学生感到就是那样,但是放假的几天,家长花大价钱让名校教师补几节课。几节课和一个学期比谁更辛苦?当然是一线教师辛苦。但是谁更有效?学生还往往说这几节课有效。为什么?就是这些名师善于点拨,善于抓住问题的根源,“一语惊醒梦中人”。


吃透高中学段的教材需要时间,吃透一本教辅资料更需要时间。时间从哪里来?需要学校安排,把它作为教研活动的一项工作,更需要教师自己挤出时间钻研。教师自己是否具有钻研精神是这项工作成败的关键,如果教师想尽快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如果教师认识到吃透一本资料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必经之途,他是愿意为之挤出时间的。许多教师忙于教改批辅这些日常事务,工作中往往顾此失彼,似乎再挤出时间啃一本资料是奢望。但教学的辩证法是,肯挤出时间吃透一本资料的老师,工作不是变得更忙,反而是轻松了,别的老师需要吭哧吭哧备几个小时的课,他可能半个小时就搞定了,因为他有知识框架,看一眼课本就清楚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脚手架该如何搭建,这个道理就像从超市找物品要比从乱七八糟堆满杂物的地下室找东西容易。


抓住转化问题,实际上就是抓住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牛鼻子。许多教师或者是因为没有意识到,或者是行动起来太艰难,把属于认知心理学范畴的转化偷换成了思想工作的转化,然而两个转化本质不同,不研究认知心理学领域的转化,奢谈转化不会收到多大的效果。



把上面的内容总结一下,就是做一个优秀教师,首先要搭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吃透一本书。吃透一本书不是说倒背如流,也不是说解题速度很快,而是说建立起了框架,知识在他那里就像超市的货物一样井井有条,找哪一类都能够及时找到,哪一类短缺了都能够及时补足。其次他关注学生的重点也是建立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将具体的情境知识转化为书本知识,最终体现在考试分数上。转化学困生、偏科生可以用这种方法,培养尖子生同样可以用这种方法。



文字:冯文良

图片:李慧彪

编辑:郝思云


编辑:田家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省兴县友兰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晋ICP备18011806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