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师生风采 > 郭建平老师:扶不起的楚霸王项羽 浅谈《史记》实录精神(二)

郭建平老师:扶不起的楚霸王项羽 浅谈《史记》实录精神(二)

2018年12月09日 10:35:36 访问量:2699

我在前一篇《掩不住光芒的汉高祖》的短文里,通过《高祖本纪》谈到了司马迁作史的实录精神,本文将继续就《项羽本纪》探讨《史记》虽“自成一家之言”,但也秉承了春秋笔法的实录精神。

之前的短文中,我曾提到过司马迁因李陵之灾遭遇宫刑,其内心必然对大汉其他帝王也心怀芥蒂,也必然在其情感的天平上偏向于楚汉相争中的项羽一面,这也就是他之所以把本未当过帝王的项羽归入了记帝王的“本纪”之中的缘由了。然即便如此,司马迁也绝没有违背了“不隐恶,不虚美”的春秋笔法,而是对项羽的缺点作了淋漓透彻的如实记录,用以揭示其失败的原因,表达自己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同情惋惜。请看项羽: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于是项梁乃教籍学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学什么都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项羽在会稽见到秦始皇时曰,“彼可取而代也”。——何等狂妄,不自量力,与刘邦初见秦皇的那种仰慕大志对比太强烈了。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羽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多么欠周思,少密虑,且又不自信啊!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此“垓下歌”固然体现了项羽多情善良,怜香惜玉的美好情感,但其英雄气概稍逊,政治方略全无,与刘邦“大风歌”差之岂止千里!

东城一战,项羽为其仅剩的二十八骑,淋漓痛快地表演了一番“溃围,斩将,刈旗”,让“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的神威,以之证明乃“天亡我,非战之罪也”的观点,还神气十足的问手下兵士,“何如?”——逞一时之威,只顾眼下的解恨之快,不虑长远谋略,其乃匹夫之勇,全无帅才气度。

乌江亭长劝其东渡时,项羽笑曰:“天之亡我,何以渡为!”又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此倒是英雄慷慨,但死要面子,是不是有点英雄气短的感受呢?

另外,我们还是从《鸿门宴》一节中了解一下项羽,他听了曹无伤密报后,马上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多么不可一世,不把刘邦放在眼里啊!后来听了项伯“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的话后,他自己也觉得是这个理,不仅不处罚项伯的叛徒泄密行为,反大发其妇人之仁,听不进范增劝其杀掉刘邦的忠告,放过了刘邦,错过了一次消灭对手的机会,放虎归山,导致日后刘邦有机会壮大,成为他霸有天下的最大竞争对手。

综上所述,司马迁并没有因为情感天平偏向了项羽,而对项羽作太多的主观上的褒美,而是秉承了“不虚美,不隐恶”的春秋笔法,对项羽作了实录性的记述,即使在“太史公曰”中也批评项羽,“怨诸侯叛己,难矣”,“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责,过矣。乃引‘天之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这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实录精神,是值得后之著史者借鉴学

编辑:康亚辉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山西省兴县友兰中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晋ICP备18011806号-1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